宋应辰摇晃着酒杯,奚落地看着安宁的愁眉苦脸,得意非常。
会试考试的内容不差,甚至比殿试都难。但是大宋的会试,缘何要在殿试时重排名次?一应科举选士数百人,缘何佼佼者不过十数人?宋应辰又有些晒然。
这里面的猫腻,别说他们知道,甚至官家都知道。
所以官家才要在殿试时出一些读书外的学问,比如《黄帝内经》,比如算数题目?还不是官家发现,礼部会试的成绩,水分太大了!作弊太多了!!!
安兆铭真正要重视的,是保证殿试的策论能让官家眼前一亮!他安兆铭的眼界,也是要帮我大宋找到正确的道路,而不是在那些会试的寻章逐句中浪费人生。
宋应辰已经知道,过几天,这次会试的主考官、考官的名录就要下来。考官本来排定六十个,但是上次郓王入宫,又在考官的名录上补了一个,宋应辰是也。
对于这件事,宋应辰还是很开心的。大宋考官,历来都有考试后加官的习俗。也就是说,这次乡试后,自己铁定是要升官了。
眼见戏弄的也差不多了,宋应辰冲着安兆铭晃动出三个指头。“三百贯钱拿过来,本官帮你过这会试一关。你现在,只需把这边数百个避讳的字眼背熟了就行。”
嗯嗯,韵脚也要背。这,这?就这么简单?
“当然不会这么简单!若非宋某不好意思收你贿赂,换了别人来,你要出一千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