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进策(3 / 3)

筑宋 木瓜三闲 3244 字 2022-01-08

?臣今举一策,曰“以工代赈”。宜在河北各县下乡甲召集百姓兴修水利,使其一日赈工所得,略可维持一家温饱。

唯乡甲所修水利,又当交付西军行营参谋统筹参谋,使之可用于军略。

臣以为,若以水塘、河流走势多横陇亩,使东西相连,南北相断,则蛮夷铁骑行军亦南行不畅也。此一策之成,而三事得其利也。

此外,朝廷募厢军于河北时,亦当迁于山东、北海之地,编练水师、兴发海运。则朝廷钱粮,可自东南海上直驱北地燕京。以之代运河漕运,则可减河北之地钱粮压力。

如此,万一燕京有变,则我大宋钱粮辎重皆可退回海上。河北之地,尽可行坚壁清野之策。不比去年北伐时,忽然一战有失,便要数十年积累之辎重钱粮尽委敌手。

臣观今日北地,其铁骑锋锐胜于前代所有东胡、匈奴、突厥、契丹等蛮夷也。以大宋今日禁军之懈怠,欲与北骑争锋燕云,断非良策。

故臣以为,如今大宋之于辽东,所长者,唯水师而已。今若以河北之地行寸守之策,再以海上水师袭扰其后方粮道,牵制其行军,则或可阻其南下,此又一策之多用也。”

安宁的文采平平,用典了了,甚至书法也是草草。但是他却胜在策论务实、可用。

赵佶看了,纠结难言。若单论策论内容之精彩堪用,当然首推安兆铭。

但若论及书法、文采、用典精妙,以及对《易经》推演的细腻,沈晦、周执羔、朱倬等人都要远远强过安兆铭。

“总为海州琐碎事分心,他安兆铭的学问根基还是不牢固啊!”赵佶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