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提名,地方议会监督管理的制度。
成为主政一方的官吏,他要同时对地方议会和上官负责,接受他们的双重监督考评。然后吏部会每年根据地方议会、上官的评价,以及地方的综合发展指数给他评级考核。
就目前的现状来说,地方官吏的业绩考核主要还是集中在当地拥军拥属、经贸发展、以及税赋缴纳,农耕、教育、医疗等等琐碎项目打分评比。
比如地方人口、耕地增加多少,义学教育普及多少,羽山大学录取率提高多少,刑杀案件多寡,有无兵役脱逃,以及水利兴修,田亩产值等等。
这些都是硬数据,地方官吏很难作假,地方议会也很容易去核实。吏部选官司就会根据这位官员的徽宗数据综合考核他的政绩,决定其升迁与否。
而地方议会则会审核他的这些政绩有无作假、糊弄。他的为官是否清廉,治下百姓是否对施政满意,是否对突发事件处理不当,或是否惰政等等评价体系,也都在继续完善中。
一句话,一名地方官吏想要升迁,他需要通过吏部的优等政绩考核,及地方议会的善意评价。而他是否能继续为官一方,则完全取决于地方议会对他的审核、和评议。
一旦他的行为触怒了地方议会,那他的官也就当到头了。地方议会有权弹劾、罢免这些地方官吏,并且还能决定他在多少年内不得继续为官。
甚至地方议会还能决定是否提案给大理寺、御史台等驻地方的派出机构,介入调查这个官吏是否存在违法举动。
而正常情况下,只要这个官吏脑袋不是被门板夹过,他一般都会努力发展治下经济,和地方议会搞好关系,关注多数议员们呼声,努力完成自己的五年任期,获得升迁机会。
当然,如果一个地方议会存在家族黑化的可能,这个官吏也可以申请海州府派员巡防地方,只要证据确凿,地方驻军就要介入对议会的托管,直到新一届民选议会开始运转。
只是,安宁也不清楚这样的设计是否真的可行。他的前世只是一个二本的学生,哪来那么多行政经验?所以,他需要依靠这个时代的精英人群们,和他一起去闯荡。
要说这个时代的精英,绝大多数都在汴京朝堂呆着。自然,安宁的京东都护府,如今也招揽、收容了不少赵宋朝廷的“罪人”或边缘人物。
不说吴敏、胡松年、刘韐、蒋仝、王大猷这些老派人士,以及赵子庄、宋应辰、洪皓、刘子羽、安尧臣等中生代人群,此外还有朱倬、周执羔、郑克、魏发这等同学少年。
甚至羽山大学马上结业的这批学员,其素养也绝对不差了朝廷的科举选士。他们对于安宁思想体系的学习掌握,可以更加轻易地推动海州改制的进行。
甚至安宁急切想要推动海州改制,这帮羽山毕业学子才是他的真正倚仗。他们将要借着这次海州改制,沉淀到各地州府的基层关键岗位上,然后再慢慢崛起,走向历史的舞台。
事实上,安宁对海州的二次改制依然不算成功。此后的京东都护府,就一直处于改制中,从未停止过探索。直到所有制度细节都在三级议会中过招数十年以后,才算稍稍安定。
海州乃首善之地,海州议会也的确拥有足够的胆魄和经验执行对辖域内的地方官吏的监督权力。地方官吏也早已轮换过多少茬了,官员任免、升迁、贬渎制度都运行的很顺畅。
但是到了县里,就大不一样。比如现在的沭阳县,县令、主簿、县尉以下的地方官吏,都是民间“直选”。所以他们要受到沭阳县议会和沭阳县令的双重监督。
假如这个官吏在沭阳县议会那里得到不信任,若是得罪了沭阳议会,那些议员就要到处揪你小辫子,然发起弹劾。那么你的前途自然到此为止。
县令反而好说话,只要你能完成县令下达的指标,那就无需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