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太上皇的遗旨(2 / 3)

筑宋 木瓜三闲 258 字 2天前

洛阳,手上无兵呢!所以?粘罕也只有洛阳可去了。

高召和失、刘彦宗所部,倒是一直对张叔夜、马扩的燕京盯防得很紧。但在孙成财卸下燕京城上大炮,拉到前线一通狂轰乱炸后,他二人也只能退避三舍。

想跑?呵呵,哪有这么便宜的道理?马识远领三千精锐骑兵,就如切割豆腐一般划开了他们的防线。神武军、天威军合计三万大军,很快就淹没了缺衣少粮的高召和失部。

高召和失战死,刘彦宗临阵时举军内附!

据说刘彦宗的举动,就在战后引来很大纷争。主要是针对刘彦宗“阵前起义”的律法界定问题,足足讨论了二十年不止,直到刘彦宗寿终正寝了还无法定论。

大明立国的消息传到燕京时,张叔夜、马扩已经清理了高召和失、刘彦宗的溃军,开始南下收复真定府、中山府、河间府诸地。

看到孙成财、马识远所部都在兴高采烈地更换旗帜,两位大帅面面相觑。不用问,身后守燕京的蔡靖、詹度、赵邦杰们,旗帜自然也该跟着换了。

但是,他们怎么办啊?张叔夜、马扩都自诩是大宋的忠臣,但是他们的大宋,却亡国了!至于自称大宋衣钵的南宋,正在被《苍梧邸报》口诛笔伐,讥讽曰:完颜构!

黄潜善在海州公开受刑的场面,也被海州礼部官员刻成雕版印刷的图案,到处张贴,广而告之。这就是卖国贼、汉奸的下场,死不足惜!

秦桧、黄潜善、贺铸、汪泊彦一流大肆宣扬曲线救国理论,鼓动赵构向金兀术臣服,以换取金兀术对南宋立国的支持。所以?他们当然该死。

只不过其他三位都躲在应天府,海州也犯不着派人去应天府缉捕他们。黄潜善,却非要跑来海州自投罗网?显然,他大约就是被应天府丢出来的替罪羊。

南宋朝廷,现在最需急需洗清的,就是他们朝廷的立场问题。北下汴京勤王,与蒙兀人打一架,即是大义所需,也是岳飞、韩世忠等这些武人的心愿。

也正是因为海州这样一闹,南宋的立国,就无法继续自承他是大宋的国统继承者。

因为金兀术可不是那么好惹的,他现在不吭声,是因为你南宋还在遵守相互间的议和协议。而且女真人的这次南下,也的确需要一个体面的收场。

毕竟,人家金国是当世大国,绝非刘豫那样的儿皇帝。若南宋一根筋地去挑战金国底线,说不得金兀术就要把那篇“臣构言”公诸于世。

赵构还想继续做皇帝?不说彼时的赵构想要容身东南都不可能,便是现在,远在巴蜀的郓王赵楷就公开与他决裂了。

赵楷自称有“太上皇遗旨”,于是进蜀王,立国西宋。

一直在麻逸群岛上忙着开疆裂土的十八皇子赵榛,也拿出了一份“太上皇的遗旨”。他就以明多罗岛为都城,进粤王,国号罗宋。

特喵的!你为何就不是“罗宋汤呢”?赵构气急败坏。

赵构的手上,其实也有“太上皇遗旨”,而且也是“真”的。但是太上皇“封”他的,却只是大宋天下兵马大元帅,统天下勤王之师,安定大宋江山社稷的意思。

这封“太上皇遗旨”写成时,赵构正在应天府忙着积蓄力量,想要重建赵宋朝廷。因为迟迟得不到海州背书,赵构就要打算蛮干的意思。

结果,秦桧却意外地带来金兀术的议和方案,这封被他匆匆填写的“太上皇遗旨”,价值就不再那么重要。因为大明也紧跟着立国了,他们怎么可能认你这个兵马大元帅?

赵构十分懊恼,自己手上统共这么一张空白诏书,就给自己这样沉不住气地给毁了。而兄弟赵楷、赵榛手上,显然也有这样空白格式的“太上皇遗旨”。

当然,好妹婿安兆铭手里的“太上皇遗旨”,肯定还会更多些。因为他们赵家三兄弟手上的“太上皇遗旨”,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