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万全大阵(2 / 3)

问鼎十国 无言不信 4042 字 6天前

重,赵匡义深有体会。他一个南朝人想要统帅契丹最精锐的皮室军难如登天,京州军是他最大的倚仗。牺牲了京州军,保全皮室军。对于契丹来说,确实是一件利好之事。可对于他赵匡义,却等同自断臂膀。在私心的驱使下,赵匡义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与追来的南朝骑兵,真刀真枪地干上一场。他们占据地形优势,他们占据兵力优势,未必没有取胜的机会。赵匡义调转马头,返回了耶律必摄的身旁。耶律必摄正在听着诸将汇报的消息,见赵匡义到来,忙道:赵监如何?赵匡义从容镇定的道:一切皆如臣所料,他们吃了一夜的亏,不敢再战,打算拖到天明。根据斥候传来的消息,他们此次追击而来的兵马最多不过三万,皆是骑兵。少了步卒的配合,对方实力大减。耶律必摄哈哈大笑:果然英雄所见略同,适才逊宁也说过类似的话。赵匡义不动声色地看了耶律休哥一眼,自耶律屋质病故以后,他最忌惮的就是这个耶律休哥。赵匡义识人眼光不弱,早已看出了此刻在耶律必摄身旁最能威胁自己的唯有这个让耶律必摄亲切地称呼逊宁的人物。此次撤退,他在一旁给自己提出了不少建议,令之受益匪浅。这家伙想要抢自己的功劳?赵匡义心中警铃大作,现今的优势是他创造了,焉能让对方拣现成的便宜?他瞬间以退为进,说道:耶律统军使智勇兼备,确实是当之无愧的英雄,臣只是偶有所得,不敢相较。他一方面表示自己不配与耶律休哥相比,但另一方面却在强调一切策略是他偶有所得的谋划。耶律休哥在政治场上哪里比得上赵匡义老辣,听他如此称赞自己,忙道:当前优势皆为监军使所谋,在下不过拾军使牙慧尔。他是真的谦逊。耶律必摄左右看了一眼道:你们二人乃朕的左右臂膀,无须谦让。他说着一脸肃容,望了周边将官,沉声道:此战关系我大辽存亡,不容有失。朕自问军略不及对面贼首,也比不上赵监。在此将指挥之权托付赵卿,非常时刻,诸位休得置气。谁若误事,朕亲自问罪。耶律奚底、乙室王撒合底皆露不平之色。耶律休哥深知此战关键忙道:末将得令,一切愿听监军使指挥。耶律休哥虽是后起之秀,战功毫不逊于诸多老将,见他都出来支持,即便契丹诸将心有不满,却也不说什么了。耶律海里这个南院大王此刻也做了表率,点了点头道:我等全听监军使的安排。赵匡义心中大喜,说道:我等兵力远胜对方,此刻便是以多围少,一战而定的最好机会。此处位于洼地,不利于骑兵驰骋,但左右开阔,适合大军行动,步骑于此配合,再好不过。臣以为将兵力分为九军······他对着耶律海里深深作揖道:大王昔年太祖西征,大王亲率兵马孤军深入,指挥若定,大破吐谷浑。大王威名至此暴于南北,大辽上下无人不服。便与在下列于阵中,是为中军与中护军,指挥协调支援诸路兵马。如何?论及威望,在下远不及大王,无大王支持调度,仅凭在下一人,万万不成。耶律海里在契丹威望很高,但战功并不显着,跟着耶律阿保机征伐吐谷浑是他唯一拿得出手的战绩,让对方如此吹捧,也不好给甩脸色,应诺下来。见搞定了耶律海里,赵匡义意气风发,望着耶律奚底说道:听说奚底大帅乃我契丹第一勇士,手持开山大斧,有万夫不当之勇。这前军主帅的位子,当仁不让。耶律奚底是一个莽夫,听得赵匡义在众人面前如此夸赞自己,喜笑颜开,那一点点的不快,烟消云散,说道:监军使好眼力,都说南朝猛将如云,那是没有遇到某的斧头。听说对面的高怀德勇冠南朝,正好,让某去会会他。他虎目如电,战意昂扬。赵匡义道:你率骑兵列于阵头中央,是为前锋,总领前六军!耶律奚底张口就道:交给我吧!身为契丹勇士,他没少干前锋的事情。冲锋陷阵,那是他的拿手好戏。不过为什么是前六军,耶律奚底并没有细究。赵匡义又看向了北院的头号战将乙室王撒合。乙室王撒合节帅!他叫了一声说道:在下多次从陛下口中听说,节帅用兵沉稳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