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课题攻关,功成惊天下(2 / 3)

光宗耀明 冬三十娘 2615 字 28天前

后成了宗教亵渎笑话。

朱常洛又看着圆圆的弹丸,这种形状自然也与他熟悉的子弹形状相去甚远。

他想了想之后,觉得仍旧该试一试再说。

于是他吩咐道:“拿笔墨来。”

赵士祯还以为他是想写手谕去安排资源解决他所说的几个位置,没想到皇帝提起笔之后开始画了起来。

朱常洛先画的是子弹。

没什么空气动力学的概念,但锥形弹头与尖锐的箭矢自然是异曲同工。

弹头的底部,他也改成了凹进去的一个半球型,留着一圈薄薄的边缘。

后面才是火药,整体前窄后宽。

而子弹外壳和底部,他都在旁边注了一下:铜铁壳。

继而子弹底部中间又画了个小点点,标准:燧石。

赵士祯懵懵地看着这个图样,看了看皇帝说道:“陛下,以油纸包,击发时火药尚可将之几乎燃尽,再倒一倒铳管内药灰沫便可。若是铜铁壳……还有这燧石放入弹内……”

“不忙。”

朱常洛又换了一张纸,画着另外的结构。

就算不是火器专家,毕竟已经琢磨这件事好几年了。既与赵士祯他们深入交流了解,也通过百家苑那边琢磨了好多年的自然科学。

朱常洛画着简图,赵士祯他们就会有后续的考虑。

现在无非解决那两个问题:枪管和子弹口径的稳定性问题,燧石点火的材料问题。

定装子弹绝对是方向。如果现在口径精度问题不好解决,那么就通过火药爆炸能量利用效率来解决。燧发的观念既然有了,那么用撞针在子弹内部引爆火药,无非就是去寻找更合适的击发物而已。

朱常洛先画了一个玩意,看着赵士祯问道:“知道这是什么吗?”

赵士祯有点迷糊地看着皇帝:“这臂钏……”

“冶铸那边,专门试制这韧钢臂钏,就叫它弹簧吧。”

所谓臂钏,是女子穿戴的饰品,正与弹簧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或金或银罢了。

枪械里弹簧更好用,朱常洛决定让他们攻克这个课题。

朱常洛又在上面画了个铁片,再上面是迭起来的几个子弹,嘴里说道:“若弹壳是铜铁,压下去,栓榫退开后便可弹起,再想想如何不一次全弹出来,恰好卡住一颗一颗子弹便于推入铳管。”

说罢又画着铳管,后粗前细:“药包外有一层铜铁壳,又有铳管和栓门阻着,若能引燃药包,把这弹头冲出铳管便好。弹头前尖后圆,之所以弹底形似小圆坑,便是用那受热胀一胀之妙。如此一来,弹丸不必做得与铳管内径一般大小,略小一些也是可以的。弹头上再抹以油脂。”

边画边说,到了栓榫部分又改了改。原本那根用于往前推子弹的内杆,现在被他简略地改了改:“这栓榫后又是一个小的韧钢臂钏,就叫弹簧吧。扳机如何与之相连,你们再做思量。若能制成,不必再有引药。拉一拉栓榫便可既弹出旧弹壳又上一新弹,瞬息数发,杀敌应该更远甚于这新铳。”

李成梁看着他惊为天人,虽然不确定这玩意搞得出来。

而朱常洛也知道难点主要在哪里。

子弹和枪管不够贴合、没有膛线什么的就算了吧,不去深究这些,只要枪膛内的火药不会沿着仍旧留存的火门往外宣泄火力、把能量充分用在推出弹头就好。

“三个难处,朕一一着人来办。其一,这藏于弹内、猛装既会炸燃的物事,朕令人或寻或炼,总有所得。其二,这弹簧,你让铁厂这边的大匠依样以精钢试制或再炼新钢。其回弹力道,应该既合用又易于拉动压下。其三,上两个问题若能克服,其后弹头、弹药各配多少,既不崩坏弹壳又能将弹头推得远,朕会让人去大量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