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张良计,过墙梯(3 / 5)

光宗耀明 冬三十娘 5135 字 1个月前

秦邦翰很焦急。

他知道勇卫营是担负着重任的奇兵,他们已经想方设法地在那大凌河东面的大黑山里潜伏了数个月。

这么长的时间,给养都是个大难题。

好在之前出去时就是他们在这一带制造了不小的混乱,掳获了不少牛羊、粮食赶到了山上的山寨里。再之后,又是弘螺山那边方向给他们运一些补给。

秦邦翰知道得不是特别多,但知道他们存在于那边的,应该只是少数几个辽东将领。

但现在没办法了,那边已经被围住。

他费了很大的力气往南面走,才能把消息送到这里来。

沿途还躲开了好几股鞑子哨探。

消息虽已送到,但他十分担心西凉伯和姐姐他们撑不住。

但盼消息能早点到知情的重臣手上。

“不要只报到辽东都司和左军。”他强调了一句,“还有京城!勇卫营亲军秘密前出,耽误不得!”

那副千户连连称是,不敢怠慢。

于是又一骑飞奔向山海关。

秦邦翰只能在这里等着。

已经过去三天了,消息来回,做出决断,真有援兵抵达,只怕还得十天半月。

那里虽然易守难攻,但谁知道竟会遇到那么多伏兵,还把他们赶回到了那里?

此刻,从京城到辽东的驿站自然是最紧张的状态在运行,军情为上。

义州那边的情况已经先一步送入京城,奉天殿内灯火通明。

虽然已经接近子时,但朱常洛还在这里。

“时候太晚了,还需要更多情报才行。”朱常洛现在有些许后悔,也有些许无奈,“辽东、宣大、西三边为重,蓟州镇这些年还是用心少了。要不然,蓟州镇的夜不收该有更多收获。”

“那臣等今日便宿直于武英殿。”田乐点了点头,“陛下勿忧。义州为广宁北上门户之一,袁都督和宁虏伯定安排了精兵把守。就算那里不止有小歹青一部,也不会一触即溃。”

袁可立和熊廷弼想得到的,田乐自然也想得到。

小歹青打的是义州,这并不合理。

就算是整个察哈尔汗庭的大军都去打锦州、义州,也并不合理。

大明原先就没有那么脆弱,现在更没那么脆弱。

君臣早已是根据最坏的可能做出了布置,所以现在的动向自然让他们想到了最坏的可能。

结果现在最大的问题出在蓟州镇边军,出在他们的将士素质上。

林丹巴图尔一直在古北口外的哈喇河套顶着,整个蓟州镇边墙北面确实经历了长达数月的侦查与反侦察。鞑靼哨骑和被称为夜不收的大明边镇哨探交锋不少,互有损伤。

但也许是疲惫了,也许是夜不收成了这段时间以来蓟州镇一线伤亡最重的兵种,奏报过来的蓟州边情与如今的形势发展对不上。

孙承宗也陪着忙到了现在,他起身行礼时也说了一句:“陛下勿忧,李都督既知义州遇敌,定然也会想到这一节。那林丹汗还在不在哈喇河套,留下的到底仍是大军主力还是充数假扮,哨探不能察知,一战便知。”

朱常洛点了点头:“你们也劳累了一天,先去歇着吧。若愚,如有军情到了,先别吵田枢密,朕和孙参谋等人年轻些。大战既起,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临机决断,也要靠前线重臣。”

他鼓了鼓气:“不论如何,至少大方向上他们去了那边,至少他们仍在大燕山之中!”

作为皇帝,在大战之中就是这样。

他越是在意,越是只能焦急等待,或者耐心等待。

到了此时,战局千变万化,更多依赖的都是前线决断了。

朱常洛想着他已经任用的这些重臣: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