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让老臣继续发光发热(3 / 4)

光宗耀明 冬三十娘 3806 字 29天前

上的加大力度,大明面对的更大难题还是这些地方的教化。

仍有大量的普通百姓没有离开,或者被俘虏了。其中既有昔年逃边的汉民、边军,也有外族。在如今的新边陲之外,则有更多的外族。

朱常洛除了希望让更多的宗室底层到这些地方寻找新出路,还希望各藩最有财力的藩王们在那里肩负起文教重任。

计划之中的理藩院规划了一系列的边陲书院,就地培养人才,还想吸纳外族权贵子弟来受熏陶。

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朱常洛给他们画的饼就是以现在的地方为跳板,将来若有机会,比如说什么漠北自治,他们若能有足够影响力了,后世子孙与草原权贵也都有血脉联系,在新的时代和新的出路下就能成为真正的一国之主。

交通条件一般般的现在,大明朝廷直接实控的范围有限,周边都是一圈自治藩国的状态还将长期存在。

但朱常洛有心先打个基础。

不扯什么血统纯粹了,他就是要混血。

血脉纯粹与否不重要,相反,朱常洛现在就开始让藩王们帮他们整理他们的文化、保护他们的文化和习俗,只不过又一定要建立起一套汉文的规范与之对应。

至少要有更多外族会汉文,培养他们的学者群体。

朱常洛相信他们现在会愿意去做,只要大明给这个机会——毕竟大明在肉眼可见地变强,他们哪怕是出于忧患,也不会放过这个近距离了解大明、追赶大明的机会。

五位藩王不管愿与不愿,现在皇帝都先赶着他们上架了。

选择蜀王、楚王、肃王的原因之前已经提到过,而郑王嘛,当然是朱常洛对朱载堉出身的这一藩的重视。

至于潞王……他是朱常洛的亲叔叔,是内定的朝鲜王。

亲疏有别,其他四王也计较不了太多。

只不过朱常洛对这个叔叔的要求就很多了:“王叔,如今朝廷还没开始用兵朝鲜,只不过朕意已决,这事是定要办成的。接下来,你不妨先去辽东九连城。北洋舰队如今在獐子岛一带,等鸭绿江解冻之后,就会先取朝鲜义州。边军过去之后,北洋舰队再夺下皮岛。朝鲜有心内附大明的人,定会遣人来联络,将来治理朝鲜,少不得要用他们的人,该先去会会。”

“臣明白,臣明白!”

朱翊镠当然开心。哪怕是内附的状态,将来的朝鲜朝堂重臣也必须经过大明许可而任命,但仍旧是一方国主啊。

他觉得这个侄子比哥哥厉害多了,当真有再造天地之势!

和五王的沟通还有许许多多的细节,五相都在,不论是他们的安全,他们的职责,他们将来要做的事的保障,这些都会细细提到。

越如此,越显得这是皇帝和重臣们经过了慎重考虑、周密计划的事。

沈一贯、申时行、王锡爵三人则一直听着。

直到五王告退,朱常洛才看着他们笑了起来:“咱们君臣之间,就不在这里说了。养心殿那边已经备好,今日赐宴,既叙别情,也聊聊将来。”

移驾养心殿后,朱常洛先看了看王安和邹义,随后叹了一声:“朕是念旧情的皇帝,今日成敬不在,田义和陈矩则都已故去。”

说罢看着沈一贯、申时行、王锡爵三人:“因此,就越发舍不得你们了。闲居乡里,天伦之乐固然怡情,但家有一老尚且如有一宝,何况国朝老臣?朕与他们五人都商议了一下,定了个规矩。”

说罢再次笑了起来:“将来但凡从一品以上致仕,要是身子骨还好,就都受朕委任一个咨政学士,留居京城吧。也不劳累,朕遇事不决,想多听听意见的时候也方便咨询。若是身子骨不好,又或者实在想得一番清闲,那也能署个咨政学士的衔还居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