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杀人诛心(2 / 4)

光宗耀明 冬三十娘 4658 字 28天前

变成了开普勒式。

至于双筒,那当然是更符合双眼需求了。

可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如今朱常洛继续发挥一个“学问精深”的皇帝的作用。

伽利略和开普勒看着皇帝与那位王掌院一同在纸上画,光线的折射方向、算式……

“首先是数学问题,然后再是工艺问题。这个法子,一定行!”

皇帝的语气不可置疑,他指着两个不规则的棱镜。光线从物镜进入,通过两个不规则棱镜的折射再进入两个目镜,倒立的图像会变成正立,也解决了需要一个太长的镜筒的问题。

他十分肯定的认为只要把这个结构里的数学问题先解决,剩下的就交给工匠们。

这是一个学问素养和学问热情都远超伽利略和开普勒想象的皇帝,虽然眼前的这份热情似乎是为了满足他开疆拓土的雄心。

但开普勒到达东方之后,已经因为东方皇帝所说的力学三定律而着迷。

现在,这位博学的皇帝提出了越来越多的奇思妙想,譬如前些天提到的蒸汽机。

朱常洛忽然又加紧提出对望远镜的改进,是因为今年万寿圣节的通辽会盟。

天枢营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将努尔哈赤留在了赫图阿拉城,现在明军将之合围,朱常洛再不必担心与建州女真一战的胜败。

那么到了通辽会盟之时,大明北面的察哈尔、内喀尔喀、科尔沁、建州女真都被大明揍过一遍,土默特、叶赫部则之前就已臣服。

而让他们短时间内不敢生出任何邪念的,莫过于继续进行一次远超他们想象的武力展示。

明威炮、燧发枪、望远镜,这些都是有极大作用的。

要不然舒柏卿到了土默特之后为什么能那么顺利?不就是带去的燧发枪实在骇人吗?

以大明国力,有一就有无穷无尽。

大胜之余告诉敌人:我还没用全力,那才是杀人诛心。

现在,袁可立一边练着炮,一边用另一种形式杀人诛心。

他已经想到了运用那望远镜的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

飞箭传书。

以他的笔力,通过望远镜窥探到的动静再写出来,虽然并没有点及什么明确的人,可是……

努尔哈赤看着从城外送回来的布帛面沉如水。

由于苏子河的存在,建州女真士族并不必全部龟缩于城内,至少河面才是第一道防线。

所以明军把这种布帛射过苏子河就行。

布帛上写的内容朴实无华。

某时某刻,城东仓库取粮多少担……

某时某刻,扈尔汉密会头领几人于城西……

某时某刻,某将领巡守城北,鞭笞士子多少人……

都是些琐碎的消息。

“……是谁泄露城中军机?谁!”

努尔哈赤怒声问起来。

他不知道望远镜的存在,所以他想象不到有人能在那么遥远的距离就把城中动静看得一清二楚。

所以他能想到的,自然是已经有人在与明军暗中通传消息了。

如果不是朱常洛,大明出现第一个望远镜还要到十多年后,那是汤若望带来的,而后还译了《远镜说》一书,介绍了望远镜的制作方法。

明末,苏州吴县人孙云球才自制了一个“千里镜”,试看之下,“远见城中楼台塔院若接几席,天平、灵岩、弯窿诸峰峻增苍翠,万象毕见。”

而最早把望远镜用于军事的,也是崇祯年间的苏州,巡抚张国维令设千里镜于铜炮上视敌远近,再以大炮轰击,“所当者辄糜烂”。

如今建州女真提早这么多年遭受到望远镜的打击,而这第一波却是精神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