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衍圣公的大麻烦(1 / 4)

光宗耀明 冬三十娘 4418 字 28天前

徐弘祖其实并不太愿意受束缚,一定要带着另外的目的去旅行。

但首先谢廷赞口中的皇帝让他觉得没有那么易怒威怖,反而令他有一些好奇。

其次他所说的博研院供奉并不是官,其中“人才”济济,不仅有道士,有农夫,还有西洋人。

最后……既然被盯上了,其实也由不得他。

对付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哪里需要费谢廷赞多少功夫。

一句“你不是要告御状吗”就轻松把徐弘祖噎住,写了一封家书之后就由谢廷赞安排北上。

然后谢廷赞仍旧继续往曲阜去,而孔尚贤也正在从北京急忙赶回曲阜的路上。

京城里,太常寺中仍旧在进行着讨论,这当然不是一天能讨论出一种“共识”来的。

但孔尚贤的“治学心得”早已在京城传开。

这个时间点,大明正在等待迎接宰执,迎接新的中枢各衙。

仿佛像被提醒一样,许多官员开始自己“精研”格物致知论的心得。

已经赶到京城的举子们欣喜若狂:会试只有几个月了,突然能够集中学习到许多在朝重臣对新学的心得,还有什么比这个更美妙呢?

朝臣们是为了进步,举子们也是为了进步。

朱常洛现在也感受到衍圣公一脉历朝历代都屹立不倒的另一重原因:骨头软也是一种优势,对于皇帝来说,太好用了。

现在孔尚贤离开了京城,他儿子还在,并且俨然一副立志此生治格物致知论的模样。

夫子后人和朝野官绅开始大面积主动迎接天子对儒学的注入了,朱常洛难道停下来?正要听他们齐声欢叫、宣扬新学。

“陛下,太子殿下的讲筵讲章已经呈来。”

为这事,叶向高专门到了养心殿来呈览:“奉旨,徐学士进讲格物自然,内容是农事;王掌司进讲经史人文,内容是百帝图。”

启蒙归启蒙,既然已经正式册立为太子,朱由检随驾去了通辽又回京之后,对太子的进一步教育也提上了日程。

对此,朱常洛并不拒绝。

考虑到太子年纪还小,讲的内容被皇帝要求不要太高深。

每次安排两个讲官,也刻意从格物自然、经史人文两个领域来选择。

看了看徐光启和王衡两人拟的讲章,朱常洛连连点头:“甚好。”

任谁都看得出来,皇帝这确实是重视对储君的教育。借讲筵机会,实则也是在为太子准备将来的班底。

徐光启和王衡都年轻,他们已经注定将成为未来的重臣。

前者还好,王衡这个新政改革司掌司拿张居正当年为教育万历皇帝编撰的百帝图作为讲解材料,自然是讲政治的。

见皇帝认可,叶向高立刻说道:“那臣这便命人传告下去,令翰林院准备讲筵。”

这样一件小事,奏疏递到朱常洛案前就好了。

叶向高专门跑来,朱常洛当然明白他是在自己面前刷存在感。

“大廷议进行到哪一步了?”他开口发问,给他机会。

“诸衙公务不能停,臣如今安排在每日放值之后。陛下圣恩,每令有司备筵,又令内臣禁卫送重臣回宅,如今进展顺利。只是诸衙大改,如今还只是在进一步厘清各衙、各职司如何交接公务。再有四五日应当就差不多了,随后便该从上到下,廷推诸官。”

朱常洛点了点头,笑着问道:“是要从上到下,那么第一个便是宰执了。对这执政院宰执,你觉得谁能胜任?”

叶向高连忙跪下来:“宰执之重,唯陛下钦点,臣不敢妄言!”

“那你自己呢?”朱常洛不放过他,“有没有总揽民政、推进新政的决心和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