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漠北敌影,内忧外患(2 / 4)

光宗耀明 冬三十娘 4274 字 29天前

见陛下。”

“舒司堂,那我们……”琉球王国前任三司官之一的向鹤龄不免担忧地问了一句。

之所以是前任,因为现任三司官已经不是过去琉球著名的五姓,而是由那萨摩扶持的新人。琉球王室尚氏的威望仍在,萨摩不能直接换了向氏,但如今正尝试通过三司官来控制琉球。

向鹤龄是尚丰的舅舅。尚丰这个如今琉球国主的弟弟也许才干稍差,但作为琉球五大贵族之一,向氏每一代都会培养知书达礼的干才,与其他四姓轮流出任三司官。

在琉球,知书达礼首先便是习中原文字、知中原礼仪。

向鹤龄的称呼很地道。理藩院下各分司,实际就相当于执政院下诸部。一部尚书会被敬称部堂,理藩院各分司总司虽然不是正二品,但差得并不远了。

舒柏卿自然听得很开心,随后先看了看尚丰,满脸都是老油条的笑:“不急。陛下既让诸位来此,自然有圣断,又岂会让你们白跑一趟?还是先放下担忧,接着游览。再往东走……”

在向鹤龄、尚丰这些小岛贵族眼中,这承德夏宫自然宛如人间仙境。

对荷兰使团而言,这里的规模同样让他们合不拢嘴。园林风格本身迥异于欧洲,而他们也知道这并不是东方皇帝的皇宫,只是专门修建的行宫。

一路过来,舒柏卿已经向他们介绍过这座行宫的建设过程。

这是一个征服的象征。武功卓著的东方皇帝一次性打败了北面的蒙古人和东北面的女真人,收回了已经被蒙古人占据近两百年的故土,此后才开始兴建这座夏宫。

来时路上他们经过了长城,那里原先就是东方帝国北面的最前线。而东方皇帝把他的第一个行宫修建在长城之外,宣示的是一种绝对的自信。

这座美丽的行宫,东方帝国有信心守卫着它,不会重新落入北面敌人的手中。

他们一行人继续沿着湖的北岸往东走,在他们的左后方,汗帐区域里各部王公确实已经到了。

此时此刻,他们仍在等。

皇帝已经抵达了夏宫,但今天以旅途劳顿为名仍未前来受他们朝觐,他们当然只能等。

“……去年白灾,科尔沁损失如何?”

左右无事,自然聚在草地上。

林丹巴图尔抬头望了望:南面的阳光真暖和啊,风轻云淡。

听了他的话,众人感受着这里的暖和,一时沉默无言。

“比六年前那次,损失大多了……”

终究还是有人开了口。

“就算城里提前存了许多粮食和草料,也不够支应整个部族。”林丹巴图尔低下了头,过了会拍了拍腿站了起来,“到树下去吧,有点热。”

盛夏时节的承德虽然相对来说凉爽,但顶着大太阳暴晒当然是个有点憨的决定。

只不过刚刚从一个残酷的寒冬之中度过,他们总是这么下意识地渴望多晒会太阳。

众人都起身,走往旁边的一棵大树。

大树底下好乘凉,但如今这几个头领能这么没有嫌隙地坐到一棵大树下,也很难得。

那当然是因为头顶的这棵大树。

“白灾越来越严重。”林丹巴图尔说道,“我年纪小,但岱青台吉也说了,像去年那样的白灾,恐怕几十年才会遇到一次。现在几年时间里就有了两回。”

也是因为生存的环境越来越严苛,而他们已经再难以重新组织团结起来,去掠夺南面的汉人。

打不过。

也有了替代方法。

“要不是有那么多煤炭和炉子,人丁还要多死不少。”科尔沁的莽古思点了点头,“听那个舒大人说,为了给我们各部多输运些煤炭,去年冬天北京城的煤饼都供不应求了,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