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0章 第一波吃螃蟹的(1 / 2)

赶在暑期的结束收尾之前,继《蜀山传》之后,圈内第一波吃到名气流量的,是温咏姗组织开机的《使徒行者2》,这类题材的港剧,在香江拍摄真的不需要太多的准备,找齐了演员,捋顺了剧本后,便可以即刻开拍。
再加上香江那边是边拍边播出的模式,等到引进内地,已经是播出了四集内容后的事情。
但这并不妨碍《使徒行者2》接住这一股热度,上一部便已经借着优豆网的平台在内地有了拥趸,这次温咏姗客串角色,更是趁热打铁,在引进播出的第一时间,便占据着网播剧平台的一席之地。
相比于第一部,第二部的投入温咏姗是慎重考虑后又追投了一笔钱,力求把里边卧底黑色利益集团拍得更“写实”一点,就是黑道大哥一定要有大哥的样子。
这也是历来港剧被诟病的部分,因为制作经费总是很少,在拍摄大场面时也舍不得砸钱,导致一些道具看起来就像儿戏。
以前香江电影的黄金时期,那会儿也正处于香江确实很有钱,是金融财富的聚集地,所以在影视剧中展现出来的富豪纸醉金迷的模样很贴切。
但离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得有三十年了,三十年前是那样,难道三十年后还是一成不变吗?
小家子气这四个字,足以形容不少港剧的制作。
以前是引领潮流的地方,如今只能拍摄一些怀念八九十年代的影视作品了。
这回靠着《使徒行者》席卷了粤语市场,温咏姗等人的野心没那么小,内地市场才是真正的肥缺。
所以为了在这部剧能够引入内地大行其道,该花的钱必须得下重注!
也是抢在目前华夏光魔公司的项目里,还没有哪部剧正在热播,《使徒行者2》的成绩一路飙升的同时,对于壹同公司在岛内的价值抬升也起了极大的作用。
拥抱互联网的一些港星,即便没收钱,这段时间也是借着东风,晒一晒自己在家追剧的一些图片,譬如洪大哥、石榴姐等人,这些都是上了年岁,但积极参与到如今的互联网环境中来的港星。
虽说这部《使徒行者2》离成为真正的爆款,是还有一段距离要走的,但是相对于香江已经半死不活的娱乐圈而言,这一次《使徒行者2》的成功进军内地,似乎让一堆人形复制粘贴器看到了某种‘曙光’。
在迫不及待打算套用曾经整死整个港圈环境的那套复制粘贴的套路时,都没等剧播出,像翡翠台等大平台都不接这类剧,从源头上就把这种同质化的苗头扼杀在摇篮中。
为此香江一些影视协会的人还专门开会把这几家公司的老板点评批评了一顿。
话里话外其实就一个意思,不允许这种复制粘贴的操作继续遗毒下去。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再说了好不容易港岛这边新冒头的根苗,正在努力的茁壮生长,万万不能再被这帮家伙搞砸了。
截至目前为止,壹同公司的发展劲头还很足,一路上有惊无险。
保住港岛仅存的果实,这边霍家也是表了态,到了壹同公司的项目进入到内地,也有相关部门的人开绿灯。
要不然就这种制播一体的模式,在内地一般情况下是行不通的。
先审后播才是内娱的常态!
……………………………………………………………………
《异人》的剧组,这些日子磨合得不是很好,万事开头难,加上又是魔幻题材,很多细节的地方,从剧本、漫画分镜头,走到真人影视化的时候,往往画的东西跟呈现出来的画面有差距,这是需要时间好好的打磨。
加上进组的人还比较多,管理起来,对于梁贺明来说有点压力。
不过经历《王国》系列的拍摄,梁贺明再多花点时间一定能把这小小的不协调之处管理好。
这一段日子,在拍摄小张楚岚与爷爷张怀义的篇章,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