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承亮缩了缩脖子,马上辩解道:“小姨,我们和姥爷去村里收拾房子去了,我爸妈说那边刷刷墙修下窗户换个玻璃就可以住了。”
今天可不是他们在看孩子!
郑丽莉尴尬的笑了下,“我光顾着撵着三个小的收拾了!”
带薪德华也不是好做的,一堆儿小孩整天不是弄脏衣服就是打架,再加上还没有办法自理的小家伙,她也要疯了!
孩子姥爷更是乐呵呵道:“没事没事,一本日历才几个钱,大不了这几天不看就好了!”
周小溪:“???”没几个钱也没见你舍得换新,搞半天是叫大家不要看挂历!
郑建国夫妻也许久没见孩子们了,也护着道:“没事没事,孩子们是知道爷爷奶奶想她们了,她们还小不会坐车,我们老的过来看他们也是一样的!”
老两口下午已经跟着亲家去看过房子了,知道大房子有专门给他们留的房间,他们高兴的不得了。
老人年龄大了,最怕的就是被子女嫌弃撇下。
孩子们见妈妈一点也不高兴,后知后觉发现自己做错事了,马上自己靠墙罚站去了。
看着排成一排的孙女以及两个还不会走路依旧爬过去凑热闹的孙子,郑建国夫妻哭笑不得,看着这群调皮孩子没少惹祸被罚!
周小溪没管孩子们,笑着招呼公婆,“爸妈来了就多住些日子吧,左右就扣几天工资。”
郑建国摇头,“厂子在赶工期呢,我现在在带徒弟,那边暂时离不得人,大家都好好儿的,明天我就和你妈回去了,等月底再过来。”
张莲花倒是想住下,但她这辈子都是以丈夫为主心骨的,也不可能把丈夫独留在乡下叫他下班回家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
见丈夫拒绝她有些失落,但还是想着应和:“你爸还有两年退休呢,这工作可不能丢,也不能内退,不然那退休金可得大跳水了,都干那么多年了,不差这两年了咧。”
主要还是因为郑丽芳夫妻,估计是知道娘家真狠心不会再管了,这对夫妻终于开始正干了。
也可能是知道郑建国手里有个工作名额,两口子回来跪着认错了。
都是自家的孩子,郑建国也狠不下心去计较过往,便把工作名额给了女婿,现在正带着他学木工呢,另外还收了一个厂子家的亲戚。
都是最近的事,那边确实是走不开的。
知道儿媳妇不喜欢有些尖酸刻薄的大姑姐,老两口也没提老大两口子,只说收了两个徒弟。
郑立勇今天去了工地那边,回来的比周小溪晚一些,见父母过来了再三挽留,老两口才点头答应多留一天。
有亲家在,周大强和李桂妹就腾出手来去帮周小楠清理那破房子了,带着三个外孙整整忙碌了一天才终于把屋里的黑黄的墙皮给铲下来,又把屋里多余东西和垃圾都清了出去。
刘树壮要请假回去抹墙修门窗,郑立勇没让,直接拨了一支工程小队带着材料过去,一天的时间就把屋子给收拾妥当了。
至于家具也不用买,到时候把周小溪这房子的旧家具抬过去就完事了,当初虽然也是买二手的,但都是挑着好的买的。
忙忙碌碌到了月底,周小楠贴了告示歇业三天。
周小溪他们搬家低调的很,就放了几挂鞭炮,一大家子一起热热闹闹的在新房子里做了一顿大餐就算完事了,并没有大肆宴客。
倒是远在沪市的梁教授带着孙子孙女过来给她庆贺来了。
次日,周小楠一家匆匆赶回乡下去办户口迁移和转学证明去了,郑建国夫妻也跟着一同回去了。
周晓北的兼职摆摊工作也正式结束重新投入了工作。
孩子注册报名的事就交给了郑立勇,周小溪开着他们的破面包车带着梁家四口在峦市转悠了起来。
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