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那台戴尔。
这位大爷年事已高,开机的功夫足够小丫头的面条彻底泡开。
“《知识青年从军歌》?怎么感觉是我爷爷......不,是太爷那辈人会唱的东西......”小姑娘嘟囔两句,点下了播放键。
屏幕上顿时一黑,而还算好使的音响中传来一个低沉的嗓音:“我梦见日本人被赶跑了,我俩骑着马,走在人山人海的大街上,到处都是彩旗和鲜花……”
音乐终于响起,这首老歌原本曲谱已然散佚在当年的硝烟中——《我的团长我的团》里也唱过的这个,当时用得是新四军军歌的调子。
这次阿鲲特地从湾湾找了位远征军老兵录了一遍清唱,然后重新给谱写了曲子,然后又请了专业的合唱团完成了该曲。
笔记本的小屏幕上终于出了画面,那是一片满目疮痍的破碎山河。
画面黑白,却隐约看见血色。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歌声肃穆:一个全身是火的士兵忽然跳出战壕,死死的抱住一个敌人,和对方在一起化作焦炭,字幕打出:革命军人,以身许国,成败利钝,在所不计。
小超月书读的不多,但她顿时懂了,这是遗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炮火在轰鸣,远处似乎出现了长城的影子,而有人在无声的发布最后命令,字幕继续:我腿已断,不必管我。我决心殉国,以保全国格人格。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人物又变成了一个中山装的男子,同样无声,但却能看出铿锵有力的态度:抗战以来,只有殉土的将领,没有殉职的地方官,吾愿开此先例!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孤零零的战鹰迎面朝向铺天盖地的机群:我的学生都战死了,该我这个老师上了!
“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衿;”
歌声嘹亮,年轻的军官紧了紧武装带:洒最后一滴血,必与倭寇周旋到底!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消瘦且邋遢的男人目光深邃:我们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年轻的战士把写着 “舍生取义,儿所愿也”字样白汗衫塞入战友的怀抱,转身就拉开手榴弹的引线从楼上一跃而下。
歌声暂时告一段落,小超月的视线已经开始模糊。她不知道这上头出现的人物都是谁是谁,但她敢确定,他们就是脚下的大地。
这会儿,终于有人大声怒吼:
“给我狠狠地打!”
于是,画风一变,音乐忽然高亢:
长长的队伍自西向东高举死字大旗:壮士砥砺出夔关,不灭倭寇誓不还——川军出蜀!
蓝灰色的军装军装前仆后继: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平型关大胜。
年轻的战士双目透亮:长官,留着这点儿钱,给咱们立块碑就行了——台儿庄大捷!
矮小却又伟岸的中年男人挥斥方遒:抗日救亡,要想种族不灭,唯有抗战到底——百团大战!
......
小超月一边哭一边笑,又不时的大喊大叫。
情绪激动之余,又忽然重重的拍了下键盘。
咔!
老电脑在这一刻寿终正寝。
......
“我忽然觉得,如果陈燔能主旋律,估计也可以挺好看的......”
网上有人如此感慨。
“人拍过啊,《斗牛》、《我不是王毛》,只是没有正面描述战场而已。”
“马上就有了,他拍了《八佰》呢,预告片都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