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97年,两岸亲人就在回归的前夜团聚......而认亲的凭证,则是一只怀表的机芯和外壳——父亲牺牲前砸碎怀表,机芯交长子带往大陆,外壳则藏于幼子的襁褓中。
而串联起这一切的关键人物,就是弟弟的妻子——一名港岛警督。正是她在接待入港人员的时候,意外发现了那只怀表外壳。
当侄子在后台待命升旗的时候,叔叔连夜开始修复机芯。
剧本就此定下。只是这么一改,路杨和吴晶的水准就够呛,后来还是三爷出面,找来了他的老搭档黄健新担任这个短片的导演。
至于演员,眼下只有弟弟这夫妻俩定了是原版的华哥和虹姐,还有刚刚确定下的王恺,,后者演他们的大侄子。
其他人只能现找,陈燔觉得张国利就很合适哥哥的角色。
牺牲的父亲就俩镜头,可以找梁家辉或者刘天王客串下,谁有空找谁。
“……就在那难熬的12秒之后,这边当当当当当当国歌一响起,弟弟手里怀表的指针也开始重新跳动……”陈燔说到兴起,忽然双手朝天高举,“然后,就是新时代了!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把年纪的国利叔听得也有点小沸腾,他决定接下这个角色了——至于片酬,管他呢,这是献礼!不过作为一个资深从业者,他也敏锐的发现了这个故事的亮点:“可惜容量有限,不然光这个人物关系就足够拍一部电视剧……两岸五十年的变化,人物的成长成熟。”
陈燔刚又灌了了几口水,闻言合上了盖子:“看吧,如果您能找来合适的编剧,我也不介意合作电视剧的改编权!”
“等闲儿我琢磨琢磨。”
必须要好好琢磨琢磨 ,就现在这个剧吧,这类题材已经不吃香了。国内电视剧从早期的剧本为核心,到后来的演员为核心,现在已经是IP+流量的模式,这市场接受度还真不太好说…….
时代在变,资本的选择也在变。
......
时代在变,电影宣发手段也在变。
眼下短视频已经成了主战场,之前发视频,大半靠剧组和发行公司的自主行为;现在各大平台已经有专业且成熟的定制业务。
后世,贾大导能把一个减肥片刷到五十亿,也和这手段关系匪浅。
而在现实历史上,最先靠这种营销模式获得成功的是《前任3》,一个不知道该咋评价的电影拿了近20亿。
(不知道该咋评价的意思是,我没看过,只知道这电影豆瓣评分5.5,比《唐探3》还高了0.1分……)
反正靠这种模式堆起来的票房,资本和金融很喜欢。
陈燔也不排斥,前提是电影本身的质量不能次。以及,核心内容不能触及大众伤口。
“跳起来!”
陈燔刚别了张国利,正开着车,副驾上的丫丫不自觉的就开始摇。
最近的手机上,总能刷到这段魔性的音乐和同样魔性的舞蹈。领舞人长得更是魔性,这是《一出好戏》在那搞宣发。
“你不是学古典舞的么,这不适合你啊!”陈燔斜视一眼。就这动作,再好看的人跳都像个精神病患者。
“勃哥找我帮忙,也录一小段帮着宣传。”丫丫也不在扭了,倒不是说她认同陈燔的话,而是发现这舞蹈最大的关键就是手脚节奏的配合,不适合在车里研究。
陈燔又冷哼两下:“他居然绕过我直接找你?一点边界感都么得!”
丫丫也跟着哼:“边界感?说得是你直接找欧姐帮写剧本的事儿?”
“额......那会儿勃哥不是在弄后期,我怕他分心......”
“懒得说你......”丫丫息了屏,转移话题,“你觉得勃哥这个戏能不能过三十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