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平川王密谋(2 / 3)

风起月关 言语十年 1680 字 2024-10-25

吸一口气,淡然起身,“这一看就是宁枫的手笔,从人心入手,得人心者的天下,倒是一步好棋。”

“老师,您就别再夸宁枫了,咱们准备了这么久,难道就要胎死腹中了吗?”高昌的眼神中满是野心和欲望。

“看来咱们不能再等下去了。”乐秦起身,来到屋外,凉秋如夜。

高昌喜形于色,跟在乐秦身后,“老师,咱们何时动手。。”

“三天后,十月初六。”

。。。

殷都,朱府。

朱门挂白幡,兵部尚书朱佑堂战死苍同城,天子追封安国侯,如此也算是对朱家满门忠烈的交代。

即便是做了尚书,可朱家依旧简朴,当年朱友钧离家的时候是什么样,这次回家依旧还是什么样,一身白衣孝服的朱友钧看着四周熟悉的家具布置,不免想起那个成天阴沉着脸的老父亲。

厅前的《雪夜赶考图》依旧醒目,可是赏图的人却已不在。

门外,上了年纪的老管家红着眼来到厅外,拱手说道,“少爷,朝廷来人了。”

“我爹已经没了,让来的大人都回去吧。”朱友钧皱眉说道。

老管家并未离去,而是继续说道,“来的人是胡尚仪胡大人和于公明于大人,公子,他们二人您真的不见吗?”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胡尚仪和于公明?”朱友钧略微迟疑,随后无奈摇头说道,“让他们进来吧。”

老管家拱手退去,片刻之后,如今是吏部尚书的于公明和刚刚被提拔为吏部侍郎的胡尚仪便走来进来。

少时好友再见,谁能想到多年以后的他们会是如今模样,物是人非事事休啊,纨绔头子宁延宁五少坐镇项州,名副其实的项州二把手;在国子监读书本该有着大好前程的魏正醇清名留竹帛为了大奉鞠躬尽瘁,最后枉死刀下;他朱友钧从一个不学无术的大官之子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奉镇南军的大将军;还有胡尚仪,最为默默无闻的他也坐上了大奉的吏部侍郎。

“友钧。。”胡尚仪嘴角颤抖,故人再见,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朱友钧只是默默点头,现在的他们都不再年轻了,也不再是跟在宁延身后的那群少年了,成长就在一瞬间,胡尚仪成长在父亲病故之事,那天的他哭了很久很久;而朱友钧的成长在什么时候,应该是在自己第一次领军与南戎交战,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接一个倒下的时候。

早在魏正醇尚在之时,魏正醇就给他说过关于他们几个的故事,宁延宁五少,殷都人尽皆知的大纨绔,每天不是在惹事就是在惹事的路上,不管你是王公贵族还是豪绅富商,只要敢得罪他,那下场不是断胳膊就是断腿;兵部侍郎朱佑堂的儿子朱友钧,他是宁延的铁杆跟班,人高马大,虎背熊腰,因为生的黝黑,即便穿着价值不菲的锦缎绸罗,也会给人一种土匪穿新衣的感觉;还有胡尚仪,胡家公子,和宁延,朱友钧他们不同,胡尚仪就是一个本本分分公子,虽然跟着宁延,但却从未做一点有辱门风之事;再有他魏正醇,一个在国子监求学的死脑筋,本来还有一个吴家公子,但这个吴公子却是一个心思不纯之人,最后也是自食恶果。

于公明当时就问,你们四个性格迥异为什么还会聚在一起啊,更何况宁延是人尽皆知的纨绔,跟着他不是近墨者黑吗?

接下来魏正醇的话奠定了于公明之后为官待人的基础,魏正醇站在国子监的小亭前,望着水波粼粼的滏河河面,缓缓说道,宁五少被殷都百姓诟为殷都之祸,纨绔之首,却不知他所为恶的皆是殷都恶霸,可曾听闻有普通百姓被宁五少欺负的事情?众口铄金,百姓的情绪是最容易被煽动起来的,他们对世间不平之事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嫉恶如仇,所以难免被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若是你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