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焕身后大军,见到鄂焕不过一个回合,就被刘禅生擒,全军顿时鸦雀无声。 虽然都听说过刘禅的威名,可是鄂焕也是在南中数郡闻名的第一勇将,士兵们觉得这肯定是一场酣畅淋漓的龙争虎斗。 甚至已经准备了气氛组,直到斗到精彩处,为鄂焕擂鼓助威,呐喊鼓气。 谁知道龙争虎斗根本就出现。 甚至一点都不精彩,就像小孩子不听话,被父亲抓起来打屁股一样,毫无波澜。 但是失败方觉得不精彩,胜利方就不同了,刘禅身后的荆州军,都是数年来跟随刘禅南征北战的最心腹之军,见到刘禅不过一个回合,就将敌将生擒,个个欢欣鼓舞,高声呐喊。 刘禅单手高举霸王枪,发出让全军冲锋的指令。 身后六千军士冲了过来,鄂焕兵虽然多,但是主将已经被擒,各军官都心下骇然,士兵更是毫无战意,刚一接触,就纷纷逃跑。 大杀一阵后,刘禅军活捉了敌军几百人。 刘禅收军回营。 虽然她对南中的方略是,坚决打击高定,朱褒等反贼,而对孟获等蛮人恩威并施,但对于反贼,依然只打击主要官员,没有必要多杀伤军士。 三郡的叛军军马如此不堪一战,比起刘禅的荆州军,成都的益州军,差得太远,也就各郡的地方治安军的水平吧。 刘禅已经领军五年,也对袁绍的八十万大军,曹操八十万大军,刘备七十万大军有了深刻认识。 其实临时征招青壮,人多的最大好处,是能够增加自己主力部队的信心,同时可以作为炮灰让主力部队得到更多的休息,发挥更强的战力。真正打仗,还是要靠那几万十几万真正的常备军,如果那几万十几万主力伤亡多了,这仗就输了。靠那些乌合之众,是逆转不了战局的。 当然,打了几仗还没死的炮灰们,慢慢的也就成了主力部队了。 这也是刘禅每次大战最多只带几万人的原因,她不想每次一打仗就用人命去填。 那么多的青壮,不如留在田间,去好好的种田。 把鄂焕带回大营,刘禅坐于帅帐之中。 她抓人从不用绳索缚住,有自己在,还要什么束缚,谁能挣脱自己的掌控。 王平和马忠都拱手,佩服的说道, “大王武勇盖世,天下无一合之将。” 刘禅嘴角都翘到天上了,恭维的话谁不喜欢听啊,但是嘴里却谦虚道, “哪里哪里,还是有很多人能抵住一回合的。” 王平,马忠,“……” 这句话~真的好谦虚啊,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刘禅这句话,就像历史上有大臣吹捧石勒远超汉高祖,石勒谦虚的说,我比不过汉高祖,但比刘秀却是不分胜负的。 太谦虚了! 鄂焕在旁边听得肝疼,然而却不敢说话。 因为他也没有抵住一回合。 刘禅开过玩笑后,这才处理鄂焕。 她让士兵摆上酒食,赐给鄂焕,嘴里说道, “鄂将军是南中勇将,我素来听说你的威名,何故与雍闿等人造反?” 高定,朱褒,雍闿,三人都是刘备任命的太守,但雍闿在南中威望最高,而且蛮人首领孟获也是雍闿勾连的,所以虽然是三郡联盟,雍闿却隐约成为了三人中的老大。 鄂焕听到刘禅这么说,赶紧回答, “败军之将,何敢言勇。 我是高太守部下,但听命于高太守而已。” 刘禅说道, “高定属下,将军是第一大将。我到南中平定叛乱,本为安定南中,让百姓能够安心耕种。 将军有为之身,不为国家建功立业,却在这里祸乱百姓,窃为将军之不取也。 我自领军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南中指日可平,将军何不速降。 将来随我南
第298章 知遇之恩(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