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种耐旱耐贫瘠,树冠浓密,寿命长的树木。
古人的村落里很常见,它夏季能提供良好的遮荫,还能采摘槐花食用。
算是封建时代,农人很喜欢的一个树种。
老槐树下,少年程伴先贱兮兮的,笑的很开心,
他一边吃着有独特茶香的米饼,一边大方的给梁军兵卒灌冷水。
“香,真香!湘子,怎么做的,如此好吃?”
“嘿嘿,地道吧!”湘子是那伙骑兵的一个队官,他见别人喜欢他家的茶米饼,
不禁开心坏了,带着农家骄傲,笑眯眯的道,
“要用春天的茶尖,咱娘在茶山干的时候,会偷偷带回来。”
“米加水要恰到好处,不能多了,水必须是咱家后山的石头泉水。”
湘子是梁国萧氏的佃户之子,
他母亲是茶女,父亲早年参战,已经死了。
家里还有两个弟弟,姐姐给一个萧家老账房当了小妾,听说过的不是很好。
在那账房家,又要浆洗做饭,又要伺候大夫人,比奴仆还奴仆。
等河北这仗打完,他就能当个百人官了,到时候给姐姐撑腰。
“半仙啊,你得小心点,战场别死了。”
“咱们统领叫赵东金,身材魁梧,善使一柄宣化大斧,要是战场看见,赶紧跑。”
博州郡,
槐树林里。
奇诡的一幕发生了,两个敌国的兵卒竟然聚在了一起。
北疆山林的少年子弟,跟南阳郡的少年子弟,因为避暑,渐渐聊得火热。
他们围在树枝干拉成的大棚下,
继续阅读
交换食物,喝些冰水,说着双方不知道的风土人情。
说到兴起的话题,不时传来这些兵卒的哄堂大笑。
尤其是娶媳妇的事,血气方刚的少年,总喜欢扯这个事情。
少年子弟总是背后口如悬河,真见到女孩了,一个屁都不敢放。
他们知道了南阳那地方,穷苦人家有一种走婚习俗,
就是一个妇人,这两年在张家,生了儿子后,又去李家。
这些骑兵,他们不少人,就没见过自己的母亲。
八月大暑,槐树阴地。
这一刻,他们似乎不是敌人,而是远道而来的各家少年们。
最近赵军骑兵集中,四处冲击南阳军队,
而且神出鬼没,李泰、上官定方是这次行动的主将。
程伴先这些郡兵散骑,都是帮手,必要时候会招募他们,
没必要的时候,他们就在自己的区域见机行事。
这些萧家少年,乃是左神军三营的,算是精锐部队。
梁军缺马,能当骑兵的都是各家的嫡系子弟。
当然,梁军的缺马是相对于赵军,
否则梁军这种几万骑兵的部队,也谈不上骑兵少。
“你说你耕田的,来博州打什么仗啊?好好的家里不好?最近咱们骑兵在围剿你们,你们哪里打的过?”
“那赵东金生辰八字给我,等会咱给他算一个卦,看啥时候死。”
人群里,有个瓮声瓮气的南阳大孩子,
他的下颚很大,单眼皮,有胡人的血统。
此人眼神灰暗,无可奈何的道,
“咱也不想打,田是萧家的,父母都靠萧家活着,咱不打就去当流民。”
“是啊,哪像你们。听当官的说,武川赵人到处抢劫,最穷的兵,都是大老爷呢。”
污蔑!
这是赤露露的污蔑。
程伴先、焦无功等人,家中军功赏赐,最后是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