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白马渡,
金光万里入赵营。
李贞营房主位,武川雄主叹息一声,
忽然,
他转头对着身后的李义,朗声道,
“李义,你多次跟皇后说,想要去一线部队。”
“今日,朕就给你这个机会,你来说说,这次奇袭当如何?”
晨光斑驳,照亮细灰,洒满大堂。
身材高大的赵将李义,还在惊讶今早的太阳真亮。
听见皇帝的话后,这个青山寨十五两银子的尾巴,附送买了的奴仆子先是一愣,
随后强忍心中的激动,踏步来到堂下,
他躬身行礼,声音有些发颤的开口道,
“启禀陛下,如……如果按照李义的想法,那就是不用军议,直接不打!”
“此战难度太高,也太过于冒险……”
李义跟随周云数年,耳濡目染。
加上这些年也一直在研读兵法,对兵事的理解,其实不俗。
随着话语渐多,他也慢慢克服了紧张和恐惧的情绪。
李义的分析,在周云看来很正确,
首先,拦住杨重楼的大军,这个事就不容易。
其次,还要玄武军尽快消灭两王,立刻跟上,这几乎容不得一点失误。
最后,就是包围圈到底打多久!
如果时间长了,后勤运输就是巨大问题。
因为这是奇袭突进,全军压上,
后勤线不是正常行军,一步步铺过去。
到时候几十万人,如果出现后勤匮乏,反而给梁军找到机会,那就是活活噎死。
一般战争上说,只要有一条不利,就要慎重。
两条不利,便不能动。
三条不利,根本无需考虑,没有讨论价值。
“但这是李义的想法,若是臣,必然不敢打。”
“可陛下之才,神鬼莫测。臣别的问题没有,但目前而言,程郎官说的很对,咱们赵军已经没有大将了。”
“五龙山之事,臣……臣认为应该作罢。”
此刻,即使利益当前,李义最终还是选择一个兵家的职业操守。
他并没有急于求战,从未做出对自己有利的行为。
而是,实事求是,认为出击问题太多,不应该打。
营房里,就目前看来,
无论郎官程平,还是李义,他们都倾向于不打。
一则难度高,
二则赵军无大将,此事捉襟见肘。
行营主位,三尺高台,
赵帝周云迎着晨光,扫视众人,不再为难这些将领了。
确实,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也许赵国,只有刘忠武、李宣,李信、薛仁贵吧。
这几个人,才能为此事,做出最好的判断。
晨光洒满长廊,门外数百赵人嫡系,伸长脖子,围着营房等待结果。
凉风睡袍,赵帝周云叹息一声,
像是跟李贞、铁坨子说,又像是自言自语,仰头遥视辕门道,
“战争,打的就是人心。”
“朕现在需要一员大将,一员威望绝高的大将,切入五山龙,拿下梁军后路。”
“贞儿,你说,朕能打吗?”
“哼哼……”闻言,李贞噗嗤一笑,
周郎的意思,她已经明白了。
贞贵妃精甲在身,美眸锐利,斩钉截铁道。
“贞儿不知道。但贞儿只有一句话,就是刀山火海,贞儿也在。”
“哈哈……”营房长廊,赵帝周云笑着转头,
对着铁坨子,口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