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最离谱的就是讲课讲了三分之一,老师通知说开卷考,想着百分百稳了,结果考试一看卷子考整本书,翻书都不知道翻哪儿。]
[至少你还可以开卷。我觉得很好了。像我们一个学期没听课的,开卷考两本书,两本同时翻,根本翻不过来。]
[我们开卷考试书上没有,PPT没有,老师讲的也没有送心全靠老师捞捞,都不会一点点都不会。]
“后世人这种开卷考试,没意义吧?”
这不是浪费时间吗?都知道是开卷考试了,谁会认真听老师讲了些什么啊?
要考就好好考认真考,既然不重要就不要浪费时间。
还是说,后世人觉得这个内容不重要但是又舍不得丢掉?
……
论独生子女
看到有一个评论说:你爹妈辛苦做了一顿饭,你上桌就把最好最贵的部分全吃了,以此论证独生子女的自私。
这是个很典型的拿资源匮乏需要抢夺的心态,去揣度不匮乏的人群。
大部分独生子女压根就没有上桌先把好的抢了这种意识。一般家常菜但凡哪个孩子看起来喜欢吃,就会进入家庭近期常驻菜单,直到孩子吃厌了才会暂时性撤掉。
退一步说,就算孩子真的喜欢吃某个菜,上来就把精华部分吃了,父母通常会很开心,因为这证明了今天这个菜我宝贝喜欢吃,一个字:值!
本人是90后,那个年代物资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家里但凡炖个鸡汤,两个鸡腿都是我的,小时候觉得理所当然,到了中学受课本的启发,夹了一个鸡腿给我妈妈,我妈直接夹回来,说看我吃鸡腿比她自己吃开心多了。
现在长大了才知道,我妈没有哄我,看我姐妹的儿子吃真的比自己吃开心多了。
你以为的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家里好吃的好玩的,从小没有分享这一概念,认为什么都是我的,想要东西必须得到,只要父母不给买就大哭大闹?
实际上的独生子女,家里所有的资源都倾斜到一个人的身上,从来没有人跟自己抢东西,所以与世无争,不用歇斯底里的嫉妒谁,不用处处提防父母的偏心。
人性本恶的恶没有被激发出来,所以比较单纯,不需要和兄弟姐妹争宠来获取父母更多的关注,对生存没有危机意识,所以比较佛系。
独生子女大多数都是一种与世无争的松弛感。
“独生子女?在后世确实是好。”没有人争家产什么的,后世人也不觉得什么多子多福。
不过,除了一些开明的朝代,独生女可不行,不然父母都去世后,这家产可就不是这个女儿的,哪怕会留点,但一个孤女想要守住,那也是不简单的事情呐!
不过后世嘛…估计就算全留给女儿,那吃绝户的又不是没有?一个人如何(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