绯晚应允了和庆贵妃的请求。
她以女子身份主政,反对的声音从来没停止过。
她需要广泛的支持,需要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
在陆龟年等心腹臣子的推动下,大梁准备在来年开一场三教法会,由佛道两教大师们与来自北瞿的古老信仰进行交流,并允许其他在大梁传道的好的教派申请参加。
北瞿的玄女信仰绯晚早已仔细了解过,基底纯善质朴,糟粕也有,只要和庆贵妃能辖制信众,早日剔除那些糟粕,绯晚就允许她在大梁传播教义。
和庆贵妃没有让绯晚失望。
在绯晚的回信传到北瞿之前,她就已经开始着手改良教派了。
结合她精通的佛教的教义,带领着忠实信徒们,重新让古老传承焕发新生。
用信仰教化民众,有时候,比朝廷亲自教化管用得多。
和庆贵妃在找到亲人之后,最大的心愿就是止戈,天下太平,万民安居。她在辽阔的北瞿大地上践行着心之所愿,与绯晚一南一北,殊途同归。
自然,绯晚作为掌权者,考量得更多一层。她需要和庆贵妃牵制北瞿各部势力,也要警惕新的信仰让大梁子民迷失。
怀柔支持各教派,监督各教派,她清醒而稳重地前行着。
“姐姐,今年给北瞿各部送赏赐,让我去做一回封赏使吧。”
樱太妃芷书主动请缨,要去一趟北瞿。
去北瞿还是去边关,绯晚并不点破。
先帝去后,芷书对北方战事极其关注,开始大家以为她关心战局,后来才发现她对其他地方的战事漠不关心,单纯关注北方,而且在天下太平之后,还在密切关注北边的动向。
渐渐的,她在关注什么,大家也都心照不宣了。
总之先帝已死,当太妃太嫔的,不公然往宫里带男宠就是给足了先帝面子,所以没人指摘芷书。
如今她这样请求,绯晚欣然答应。
叫人备足了给和庆贵妃的礼物,让芷书一并去探望和庆姐姐。
“宫里还有谁愿意去北边逛逛的,你一并带上。去了尽情玩乐,一路上有什么好玩的好看的,记录下来,回来整理成册,发布于市井书坊。”
绯晚不光让芷书去散心。
还把这趟单纯的发赏行程,安排成了北上采风与交流。
不光太妃太嫔们可以跟着去,有愿意去的王公贵族,也可以跟着。还有民间的商行、僧侣乃至个人,只要经过官府备案和审查,便能一起同行。
队伍浩浩荡荡,在春季出发,秋季才回返。
去的时候上万人,回来的时候,人数翻倍。
许多北瞿的贵族、头领和商人牧民,也跟着过来大梁采风了。
从此,两处交流通商成了常态,战争后的和平终于深入民间。
许多年后的史学家评价起梁朝的仁慧昭华太后,虽对她褒贬不一,争论激烈,但争论双方都认同的一点,便是她对梁瞿两国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以深明睿智的邦交策略为后世南北大统一、民族大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梁战后第二年,太子满周岁,登基为帝,年号晟熙,晏后绯晚与满宫嫔妃正式授太后、太妃衔。
又五年,晟熙帝开蒙入学,潜心学业,昭华太后退居养病。悦华太后与明太贵嫔扶立长公主萧令月代天子职,巡幸江南,游狩北瞿。
晟熙帝十八岁,大梁正式确立“日月凌空”双帝轮值制度,帝子帝女皆有继位权。晟熙帝与长公主轮流执政,直至四十年后晟熙帝病逝。
长公主立长女萧韬为皇太女,与晟熙帝次子萧成业同为储君。
又三年,长公主驾崩。
太子太女继位,轮值主政。
昭华太皇太后督政半年,退位后病逝于西山行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