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放着一枚玉简。
王禅手指一勾,玉简瞬间就飞到了他的手里,神识进入其中,顿时就有一些资料进入了他的识海。
“聚形散气符,高级灵符,可以隐身,敛气,完全遮盖人的存在,元婴期修士都无法察觉。”
这是有关灵符的介绍,后面还有此符的绘制过程和所需用品。
此符的作用可太大了,他以后要是逃命的话,用上此符,就神不知鬼不觉了。
王禅赶忙收好灵符,以后有机会用。
那个铜鼎,王禅没有拿出来,他觉得在俸火宗里拿出铜鼎,不太安全,还是等收了灵火之后,离开了俸火宗,找一个深山老林里,再把铜鼎取出来一探究竟。
之后王禅便是盘膝而坐,开始吐纳调息,灵气在经脉之中,按照妙玄经里记载的方式运转着。
灵气经过几个周天的运转之后,王禅明显的感觉到丹田中的灵力有所增加,不免啧啧称奇。
“好特殊的运气方法,不过炼化灵气的速度倒是提高了不少。”
王禅的三条灵根,从丹田之中生长而出,托着金丹,往中丹田的位置而去。
三条灵根,需要三种灵力灌溉,才能生长。
有一条灵根的灵力不足,修为便不会提升。
灵气分为带属性的和无属性的。
一般确定了自己的灵根之后,都会选择一个适合自己修炼的地方,或者直接用相同属性的灵石来提供灵气。
继续阅读
因此灵根多的修士,耗费的资源也就越多,而且境界提升的速度也比较慢。
渐渐的,不少修仙门派,就制定了收徒的标准,最低要求就是三灵根的,四灵根也不是不能修炼,但是要耗费的资源就更多了,不是一般门派能够承担起的,这就导致了四灵根称为伪灵根,五灵根是废灵根,基本上都是在修行之路上不会走远的。
凡俗界里,那些有名的道士,大多都是五灵根的人,勉强可以沟通天地灵气,延年益寿,在深山中建个道观,用微末道行,给凡人祈福禳灾,总归是不得仙道。
而按照妙玄经中记载的吐纳方法,在人的体内,有五脏,妙玄经把五脏称为五蕴,对应五行 ,由此创造出了吐纳方式,五蕴转气诀。
即肺肝肾心脾,金木水火土。
并以特殊的运气之法,把吸收的纯净灵气引入五蕴,从而使灵气化作带有属性的,再经过丹田转化为相应属性的灵力,从而滋养灵根。
普通的运气方式,吸收一口灵气,最后能够转化的灵力,只有不到三成,多出来的就浪费了。
而经过五蕴转气诀的辅助,一口灵气就是一口灵气,一点不会浪费。
上古时期,灵气浓郁,也内有所谓的天灵根伪灵根一说,只要体内有灵根,就能吸收无穷无尽的灵气,提升境界。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界灵气日渐稀少,慢慢地才单一灵根的好处才体现了出来,不少门派为了发展,也都开始招收单一灵根的弟子。
只有五蕴观的掌门,五蕴子,自创了这一套五蕴转气诀,门派更是一如既往,不管是几灵根的弟子,都照收不误,然而后来赶上了魔族入侵,整个门派都覆灭了,门内弟子全部战死,口诀也没有传出去,到了如今,各大门派还是以天灵根弟子为主要的人选。
王禅在五蕴观遗迹里找到了妙玄经,习得五蕴转气诀,他的修炼之路,更加光明了。
两天后,王禅在洞府内打坐修炼,周围的灵气围绕着王禅。
他的丹田位置,如同一个漩涡,吸收着不断涌来的灵气,再经过体内的五蕴将纯净灵气转化为金,木,水三种灵气,进入丹田中,炼化为金木水三种灵力,补充灵液,浇灌灵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