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名传广元郡,临行别故人(3 / 3)

样的版本,有行侠仗义版,斩妖除魔版,劫富济贫般,英雄救美版,乐善好施版……通过说书人,唱曲者,杂艺伶人,等等不同渠道,飞快传播,且愈演愈烈。

周逸对此也十分无奈。

“乐善好施……拜托,你们才是施主呀。

不过,这佛门布施之法,真的必须一尘不变吗?

既然诸法无相,那佛门经义,自然也当随时局而变才对。”

周逸没有继续想下去。

修善经义什么的,离他还有些遥远。

眼下他的头号目标,便是找到方子期。

“小猫咪我问你,在这座郡府里,在我们出发之前,你还有没有想要见的人?”

“喵!”小狸奴果断摇头。

周逸笑道:“真的?”

小狸奴继续点头:“喵!”

“也罢,小僧却有一位小兄弟,刚到广元郡,临走之前,再见他一面吧。”

……

“冬至要数九,日长有一线。

一九和二九,相唤不出手。

三九二十七,笆头吹角栗。

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霜露。

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

……

八九七十二,黄狗相阳地。

九九八十一,犁耙一起出。”

……

天蒙蒙亮。

广元郡,大束坊,老柳巷。

某间狭小的私塾中,十来名穿着破旧棉袍的蒙童,摇头晃脑,大声念诵着。

他们念诵的,并非书卷里的内容,而是那位先生自编的童谣。

虽朗朗上口,生动有趣,可蒙童们却都无法理解它究竟表达了什么样的涵义。

也亏下了一夜大雪,天寒地冻,冰刀子般的冷风刮过纸糊的窗帷,吹得小童们面红耳赤,方才没有念睡着。

还有另一个让他们异常清醒的原因——外面那个据说昨晚就来拜师的大哥哥,小腿已经完全埋进了雪地里。

天呐,方先生这么厉害这么有名吗!

有人为了拜他为师,竟然真的在雪里站了一宿!

小童们心不在焉地念着,目光却不时向窗外雪地里瞟去。

“不准东张西望!都给我认真念!”

身穿一件灰色旧棉袍的方青喻正襟危坐,单手执卷,挡住面孔。

他看似目不斜视,实际上,却也和堂下的童子们一样,不时瞟向窗外的少年。

“竟然还不走?”

方青喻迟疑许久,放下手里的书卷,背负双手,悠悠然向外走去。

他前脚刚走出学堂。

“哗啦!”

早已按捺不住的童子们,争先恐后冲到窗口,指指点点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