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龙威(2 / 4)

光宗耀明 冬三十娘 3684 字 28天前

驾随行,这件事便是原因。

船队行进途中,他们自然不能立即登上御舟。

皇帝和二妃、二位皇子出现在了御舟楼船的三层甲板,估计运河岸上的有心人也能远远看见。

御舟的模样,有点像木制风帆游艇。前后都有甲板上的宫殿式小楼,前半部有三层,后半部则只有两层。

朱常洛平常待在最上面一层,内臣宫女等近侍呆在最下面一层,中间一层则是皇妃皇子们的寝居之所。

底舱是仓储之地,后面则是专门操舟的锦衣卫和禁卫,桅杆和风帆也在那边。

按说,最平稳的自然是底舱。但有妃嫔和皇子,天子也不好“头顶上还有人”,因此这样安排。

当然,漕河不比海洋,御舟航行于漕河之上,总体而言还是平稳的。

二柱子和老三朱由材先前后奔了上来,随后是丽妃和荣妃双双而至。

“现在上岸做什么?等到了后面,有的是机会上岸去。”

面对二柱子感觉船上十分乏味的抱怨,朱常洛先敲了敲他的脑袋:“你要是觉得闷,随后到王掌院他们船上去。”

“好啊!”朱由柱一点都不留恋御舟上的舒适。

父皇每天白日里都呆在楼上写东西,夜里泊岸了也不下船,他除了看看书,就是和老三一起玩。老三又小,朱由柱不太乐意和他玩。

看两个小子在栏杆旁边一会跑到这边指指对岸,一会跑到另一边指指另一岸,朱常洛躺坐在椅子上喝着茶。

“陛下在想什么?”荣妃看他沉默不语,端起了桌上的鲜果,丽妃赶紧伸手接下朱常洛手中的茶杯。

“想隋炀帝。”朱常洛笑了笑,从盘中捻了一枚杏,“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今能悠哉悠哉下江南,倒要谢他一句。”

两个妃子不进一步发表意见。

“是冷落你们了。”朱常洛一边吃着杏一边说,“你们也觉得闷?”

“怎么会?臣妾们又不是孩子。能随陛下南巡,已是殊恩。”

“对长居后宫的你们来说,倒真是如此。”朱常洛进入到放松状态,招了招手,“来来来,你们两个小子过来,爹讲故事。”

二柱子和三材子立刻欢呼着过来了。

于是皇帝给他们讲着隋唐英雄,这题材早有话本,但丽妃、荣妃都知道,皇帝是总能讲出新花样的。

老二老三都不会过于深入政治,因此朱常洛说的也不会触及什么深奥东西——他们也听不懂。

倒真是讲得跟说书先生一样,纯粹是故事。

如是直到船队靠泊,朱常洛果然命人把朱由柱送到了王徵及伽利略他们所在的船上,三个被宣召的臣子则上了御舟。

在内臣宫女们呆的那一层中间,则是朱常洛御舟之上召见外臣的“大殿”。

“听说不少人疑心朕去微服私访了,借你们的嘴,让他们别想些有的没的。闲聊,一同用膳。”

他们还以为是什么大事,结果仅仅是这。

三人也没问皇帝为何数日里足不出舱,朱常洛则和他们一同聊起了之前在想的隋炀帝。

“船队过灵渠,没问题?”

贺盛瑞闻言说道:“回禀陛下,洪武二十九年,嘉靖二十四年,都专门疏通修缮过灵渠。前些年诸省大修水利路桥,灵渠也再次疏通。南北两渠陡门,都已经改宽,用了铁闸。御舟虽大,提前蓄水,过陡门还是没问题的。”

朱常洛点了点头:“铁齿用了数年,磨损如何?”

“说到这事,臣要为昌明号请功。每年船队往返岭南,他们都会带上一批铁齿备用。”

朱常洛笑道:“他们有利可图,自是愿意。”

说罢感慨道:“可以改进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