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是沉实的炭黑,没有丝毫潦草:“格” 字的横画略顿,像当年在战壕里架枪时的沉稳;“战” 字的竖钩收得干脆,似近战拼刺时的利落。老班长写这行字时,左手始终按着眼眶 —— 连续熬了七夜编手册,他的眼睛早花了,偶尔钢笔漏墨,在纸面上晕出极小的墨点,他便用美工刀的刀尖轻轻刮掉,再蘸点墨重新写,直到每个笔画都透着一股子不掺假的实诚。
没人把这本手册吹成能包打胜仗的 “法宝”。老兵们都清楚,战场最不缺的就是意外 —— 就像十年前在数十年前在欧洲战场上的巷战,军方手册说 “坚守制高点三小时”,可敌人的火箭筒把楼顶炸得只剩断梁,他们硬是临时改成 “交替掩护撤退”,才保住了半队人的命。所以他们特意在扉页的空白处,用铅笔淡淡写了行小字:“战场无定数,活学活用方为上”。笔尖划过纸页时,老班长特意回头看了眼围在桌旁的战友 —— 那个断过肋骨的老兵正用袖口擦着眼角的雾,机枪组长则盯着桌上的战术草图出神,没人说话,但都懂这行字的分量:不是要否定手册的价值,是怕后来人把教条当救命符,重蹈他们见过的那些覆辙。
少女前线:141指挥官